您的位置  性爱保健  中医保健

永陵二十四乐伎 见证成都音乐之都的实力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1-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成都老西门外的金河岸边,有着成都人俗称的“王建墓”,“王建墓”史称永陵。永陵为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归葬之地,是我国目前所知的唯一修建于地表之上的帝王陵墓。1961年,王建墓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陵博物馆是依托王建墓而设立的古墓葬类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独特的陵墓建筑,精美的石刻艺术和珍贵的出土文物是成都永陵的三大特色。永陵墓室里,石棺上的二十四乐伎更是讲述着前蜀的音乐繁华,见证着成都打造音乐之都的实力。

  【轰动一时】

  沉睡千年的永陵“苏醒”

  中国当代文博专家、永陵博物馆副研究员马文彬告诉记者,王建墓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归葬之所,不但是我国目前所知唯一一座将墓室修建于地表之上的皇帝陵墓,还是国内考古学界首次采用现代考古方法进行发掘的皇陵。

  据史书记载,公元918年王建病逝,享年71岁,谥号“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安葬永陵。成都历史悠久,众多的文化古迹也为后人平添了不少猜测和误会。岁月悠悠中隐藏在历史角落里的永陵,其真面目曾一度的扑朔迷离。明末清初,永陵墓冢已被成都的故老们附会为汉代的才子佳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弹琴说爱”的古琴台,并广为流传。

  直到1942年,当时的天成铁路局奉命在此发掘防空洞时发现了排列整齐的砖砌墙体,闻讯赶来的四川大学冯汉骥教授断定为一座古代墓葬。随后,由冯汉骥主持,四川博物院筹备处负责具体发掘工作。通过这次考古工作,发现永陵虽然经过盗掘,但仍然保留有王建的石像、玉册、哀册、谥册、谥宝等文物,证明了此处正是唐末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在炮火硝烟弥漫的苦难岁月里,沉睡千年的永陵“苏醒”,出土的众多珍贵文物轰动一时。

  【一改传统】

  永陵的墓室建在地表

  马文彬介绍说,永陵墓冢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墓冢封土为半球形,高约15米、直径80余米,内部分前、中、后三室,每室由木门间隔。墓室由十四道红砂岩平地起券为肋,在石质墓室的外部又用了5万块大型青砖,构筑了墓室两侧的直墙和叠压在上面的双层券拱。正是这种被称为纵列式护拱结构的建筑样式承受了墓室的主要压力,并使整个陵墓显出恢弘、壮观的气势,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例典范。他说,永陵中王建的墓室,坐向呈正南北向,方位定向极为精确,说明当年建造永陵时曾由专家进行过精确测量。

  古人讲究入土为安,所以墓穴多在地下。为何永陵的墓室如此一改传统,把墓室建在地表呢?“史籍没有记载,具体原因未知。但是我们可以了解成都的地貌地质情况,猜测一二。” 马文彬告诉记者,由于成都地下水丰富,有着“挖地三尺即见水”之说。特别是古代成都地下水位高,可能为防地下水侵蚀、淹没地宫,人们大胆想出了将地宫修建在地表的方法。此外,在王建的墓冢底部,古人还用纯净的黄黏土夯筑了一层厚1米的夯土台基,形成结构紧密的防水层,在防水层的中、上部还设计有两层由北向南略微倾斜的小卵石层作为疏水层。防水措施科学而严密。“很明显,永陵墓室建在地面,不墨守成规,是因地制宜,也是大胆创新。”

  【极具价值】

  石刻二十四乐伎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极高历史地位

  在王建墓内出土的王建像石刻、“玉大带”“谥宝”“玉册”、金银平脱漆器及银制品等,皆巧夺天工,具有极高的文物及艺术价值。这些出土文物集中反映了唐末五代成都在经济文化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古代成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此外,墓内精美绝伦的石刻二十四乐伎,可谓闻名遐迩,生动再现了唐末五代时期宫廷乐舞的演奏场景,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众所周知,唐五代时期的成都音乐繁盛,堪称古代的世界东方音乐之都,而二十四乐伎则成为迄今所见唐五代音乐、舞蹈资料中最全面、最系统和最直观、最真实的资料。“你看,这24位乐伎均为女伎,她们身着唐服,两袖下垂,显得清雅飘逸。她们中有舞伎2人,乐伎22人,各伎的服装大体相同,均身着圆领上衣,华袂广袖,长裙均系于上衣外胸以下,这些服装均由锦缎制成。” 马文彬告诉记者,刚出土时,乐伎们的上衣隐约呈现为红色,裙皆杏黄色,唯独领及华袂上的颜色各不同,但不外红、绿、黄三色。随着岁月的流逝,衣服上的色彩如今已看不出。

  马文彬认为,黄裙在当时可能是一种风尚,《新唐书》中就有“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近服妖也。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新唐书》中的“服妖”,大都为当时流行的服饰,唐代女子着黄裙者,既有皇亲国戚,也有平民百姓,可以说并没有贵贱之分。除了色彩,二十四乐伎所着的衣服均为广袖,十分适于舞蹈。在二十四乐伎的两位舞伎面前,马文彬感叹道:“两位舞伎身着锦缎制成的轻盈衣衫,挥舞衣袖,舞步缥缈,仿佛让人感受到了唐朝舞蹈的独有韵味!”

  唐代乐伎们的翩翩舞姿,到底跳的是什么舞呢?见记者好奇,马文彬说:“那时,统治者以博大的胸怀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接受着外来的舞乐。”马文彬告诉记者,唐人跳舞时,往往会模仿胡人化妆、穿胡服,这为唐代服饰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比如,当时人们所着的衫襦在唐朝前主要是具有胡服特征的窄袖,而到了唐朝后期,窄袖则逐渐被广袖所取代,体现出当时的成都具有很强的文化包容性。”

  除了拥有时尚的穿着,乐伎们的鞋子也很特别。记者发现,二十四乐伎中,乐伎22人皆盘膝而坐,看不到她们鞋子的样式,而两位舞伎足下则有显露的鞋头,其鞋底前部上翻。这种鞋前方翘起之处似飘浮的云彩,所以被人们称为云头鞋。在宫廷中,该鞋鞋面应由锦缎制作而成。此外,两位舞伎以及弹奏琵琶与拍板的乐伎,她们均身披云肩,应该为队伍中最重要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四乐伎的发髻在当时也十分流行。二十四乐伎的发髻、梳法是基本相同的,都是将额前的头发略卷起来向后梳,但其绾髻的方法十分复杂。细细数来,这24人中有22种绾髻的方式,但鬟髻的形式则占了半数。王建棺床南面的2个舞伎,以及东面第一、五、七个乐伎,西面第六、七个乐伎等均为双鬟髻,而东面第四个、西面第四个乐伎则是鬟髻的变式。唐代妇女发髻的基本形式就是以鬟髻为主,王建石刻的乐伎也进一步证明了鬟在绾髻中的重要性。

  唐五代时期,人们的审美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处于唐宋之交的朝代,唐五代的人虽然仍以胖为美,但已不再像唐朝人那般丰腴。据马文彬猜测,五代时,人们将额前的头发略卷起来向后梳,并进行绾髻,可以使其脸显得更瘦,且十分精神,鬟髻可以说是当时最流行的发型了。

  文物守护人——

  中国当代文博专家、永陵博物馆副研究员马文彬:

  永陵彰显晚唐五代成都的创造力

  马文彬告诉记者,唐宋时期,成都经济达到顶峰,有着“扬一益二”的美誉。成都的手工业十分发达,其中以纺织业尤为兴盛,生产的蜀锦更是远销海外。除传统的私人作坊外,唐朝还专设了织锦坊、染纺等官营作坊。在唐代,织锦纹样设计家窦师纶在成都任大行台检校修造时,为蜀锦创新设计了“陵阳公样”,堪称对称纹结构的典范,曾引领纺织潮流,不仅在国内流行,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在国外也大受欢迎。此外,天府之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采桑养蚕提供了优良条件。史载五代时期,“蜀中每春三月为蚕市,至时货易毕集,蜀人称其繁茂”,印证了成都作为生产之都的事实。

  马文彬认为,晚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全国范围内藩镇林立、战火连绵。地处西南的四川地区,因其是一个内陆盆地,四周均有高山与外部相隔,所以,社会治安相对稳定。加上前蜀王建任用贤才、采纳忠言、发展生产、劝课农商,成都在唐代繁荣的基础上保持了持续发展,文化也催生出繁荣景象。彼时的成都,名人辈出。以诗词著称的韦庄、道教史上的集大成者杜光庭、诗书画三绝的高僧贯休、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宗师黄荃、在天文历法的推算上被公认为天下第一的天文学家胡秀林等,都是前蜀时期成都的文化名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成都繁荣的经济、文化背景,促使了巴蜀地区建筑的发展,并起着承唐启宋的作用。永陵的‘智慧’建筑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的。永陵的建造,见证了成都晚唐五代时期的历史辉煌,彰显着成都强大的创造力。” 马文彬说。本报记者 王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