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重新销售临过期牛奶失消费者信心

  • 来源:互联网
  • |
  • 2014-12-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可能真相往往不像我们所了解的那样,比如在蒙牛重新销售临过期牛奶的背后,失去的是消费者的信心,是人们对是食品安全的失望甚至绝望,这样的食品环境,让人们的消费意识逐渐的返璞归真,只买基本的蔬菜瓜果。而这样失去消费者的状况是众商家最终无法接受的结果。

蒙牛身陷销售临过期牛奶丑闻
蒙牛身陷销售临过期牛奶丑闻

  事件背后:近日,据浙江省工商局通报,蒙牛驻义乌市一经理通过半价购买3000箱临过期牛奶,并通过篡改生产日期的方法重新销售。据有关媒体报道:问题牛奶中,6月份销往义乌1000箱,7月份销往浦江1000箱,剩余1000箱存放在永康。蒙牛公司23日的官方声明中表示,将对涉案产品进行无条件更换回收,但截至到8月27日,蒙牛未提及赔偿事宜。

  “猛牛”改造难上加难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张天蔚:从1999年创办之初,蒙牛就像一头“猛牛”,闯进尚属初创的中国奶业市场。这匹“猛牛”如同一条“鲶鱼”,所到之处翻江倒海。然而,企业的发育、成长,逃不出必然的规律。过于迅猛的疯长,必然伴随着各种显在或潜在的病灶。

  在2008年9月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中,除元凶三鹿乳业外,蒙牛亦成为众矢之的。且当时就有业内人士暗指,恰是蒙牛以“猛牛”姿态在市场上的横冲直撞,引发全行业的恶性竞争,以致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惜以劣充好、不择手段。

  对这种说法或许仁者见仁,但至少从此后蒙牛陆续出现的各种状况看,这匹成长和奔跑得都过于迅猛的“猛牛”,已经难以从容驾驭自己的肢体和步伐。回顾蒙牛对问题产品的数次回应,无不归因于个别环节的个别人的个别行为。但如此频繁的偶发事件,却不能不让人对其整体实力表示质疑。

  食品企业不是IT企业,一个新奇的点子、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斗士、一笔充满投机欲望的“风投”,可以催生出Facebook,却培养不出一个优秀的、孜孜矻矻地一盒一盒生产出合格牛奶的乳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