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性爱文化  两性文学

手机上的两性社交:猎奇慰藉 女性掌握更多选择权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3-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 “性需求”带动了两性社交的兴起,但随着应用的成熟,又会被其他常规需求所稀释;

  2. 社交网络中,女性往往占有更多选择权。在涉友圈中,猎奇、表现、寻求慰藉和交易是始终主要内在驱动力;

  午夜时分,晓菲和一群朋友从酒吧出来,各自散去。向前独自走了一小段后,她停下来打开手机里一款陌生人交友应用,在向她打招呼的人里挑了一个:“你现在能过来请我吃夜宵吗?”十几分钟后,一辆出租车停在边。

  身为北漂,晓菲并不缺同事和好友。但和朋友在酒吧狂欢后,她仍然感觉到寂寞。这也是很多中国年轻人的写照他们拥有现实中的朋友,但仍然热衷于各种形式的网络社交。

  在这些期待从小小屏幕里寻找温暖或者温度的年轻里,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如果一个人说他很孤独,那么他是在描述一种状态。如果一个人说他很寂寞,那么他是在描述一种需求。”某位和晓菲一样热衷于午夜社交的女孩如此感慨。

  从更专业性的角度看,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六级,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实现需求和超实现需求。

  对于大部分生活在城市里的青年人来说,最基本的两项需求较容易满足,更高层级的尊重和实现等仍然有些遥不可及社交即成为最迫切也最现实的目标。

  在大众社交和熟人社交领域,已有的产品足以提供完善的功能和相对牢固的关系链。但这并非是今天人们社交的全部。在传统社交和互联网社交时代,人们对于性的话题更多停留在酒后的荤段子或网络的调侃里。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才真正让个体与网络实现了同等。

  当然,仅有这些远远不够。一种社会化现象的出现,一定是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科技更多时刻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

  观念的改变从根本上为两性社交带来了可能。伴随社会与文化的,“性需求”不再是难以启齿的话题。《求是》直属《小康》发布的“中国人性健康感受”报告显示,与1994年的40%相比,2012年国人婚前性行为的比例达到了71.4%,而如果单独统计网络上反馈的问卷,这一比例将上升至86.5%人们已经不再把性等同于婚姻。

  当“两性社交”不再受到观念的,满足人们需求的工具就自然会出现。从本质上看,几乎所有的沟通工具都可能为两性社交提供帮助,哪怕只是一个电话甚至一封电报。移动互联网只是让两性社交变得更方便、快速当然, 也伴随着某种程度上的泛滥。

  但若只把两性社交的全部功能定义为“性需求”,也有失偏颇。两性之间的社交需求是多样化的,可以是被异性吸引,喜欢,渴望和异性聊天、成为匿名的好朋友只是其他需求看起来太过正常,反而让两性间的私密社交,被广泛的与“性”关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