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性爱行为  性虐待

新民晚字报-静是一种品性

  • 来源:互联网
  • |
  • 2018-11-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社会越来越充满喧闹,连本来是的大学校园,如今与喧闹的市井大街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作家张炜说为此写了一篇《寻获安静》的文章。网络上有个热词,叫作“我想静静”,曾入选2015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尽管它的“热”,是由于其中有被(故意)曲解为“我想念静静”的意思在,但它的原意毕竟是“让我静一静”,反映了许多人“寻求安静”的。

  “夫学须静也。”这是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对儿子诸葛瞻的。静心读书,方能入脑入心。是故谈起读书,人们往往强调晨读夜读,盖其时静也。张恨水写过“读书百宜录”,列下不少适宜读书的,如“秋窗午后,小院无人”,“黄昏日落,负手庭除”,“大雪漫天,炉火小坐”,“银灯灿烂,画阁春温”等,都是“夫学须静也”的注解。陆游有诗:“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一灯如豆显然冷清得很,甚至有点孤寂,但如此静境却是读书的佳境,“最相思”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学生再不能安静读书了,在1935年的一二九中,有个口号形象地反映了这一情景,这就是: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可见,读书是与、安静联在一起的,了静,“书桌”也就难于摆放了。如今某些大学,却也“被淹没在市场和人潮里”,“象牙塔”应有的和安静,被商业化的各种喧闹了,“书桌”虽然还在,但读书的效果却大大打了折扣。

  静,不只是的静,更要有心态的静。还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的:“非澹泊无以明志,非无以致远。”不恬静少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如今,人们不仅被声光电化等各种嘈杂之声所包围,而且被泛商品化催生的各种所追逼,心态既难于“澹泊”,也难于“”,如此也就难于“明志”与“致远”了。

  作家陆文夫有篇文章叫《快乐的死亡》,讲的就是一些作家在快乐的喧闹声中“死亡”。他描写道:昨天看见他大会上做报告,下面掌声如雷;今天又看见他参加宴会,为这为那地频频举杯。昨天听见他在高朋中大发议论,语惊四座,今天又听见他在那些开不完的座谈会上重复昨天的意见。昨天看见他在的街头,今天又看见他飞到了广州。只是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的作品发表哪里。于是,他“快乐的死亡”。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静的。邹韬奋1928年12月在《生活》周刊上发表过一篇题为《静》的文章,他说道:“有担任大事业魄力的人,和富有经验的人,富有的人,总有一个共同的德性,便是静。我们试细心体会,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问,魄力,经验,等的程度,往往和他们所有的静的程度成正比例。”

  因此,面对纷繁复杂、喧哗混乱的现状,人们应增强“寻获安静”的自觉。即使外部一时难于安静,也要努力营造的小,像大学就应筑上一个“静”的围城,而决不可火上加油,增添杂乱。就个人来说,要不为的所惑,努力保持内心的明净与。有名家说,“缺少了寂寞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这里的所谓“寂寞”,就是能保持自己内心的,不为各种浮华的喧闹所与裹挟。

  自然,这并非是否定一切喧闹。要繁荣与热闹,就少不了喧闹。陶渊明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在人境”,所以会“无车马喧”,并非真的是没有车声马鸣,而是因为“心远地自偏”,内心能摆脱的,因而即使处于喧闹的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